电话:15377909053
QQ:1708963545
地址:福州市仓山区仓山镇霞湖村260号(公交167、190、202路 高盖山人行天桥站下车5分钟即到)
近日,在新蕾小学的四年(3)班教室内,一场充满诗意与活力的语文公开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。郑秀丽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走进艾青的现代诗《绿》,全校语文教师参与观摩,共同开启了一段沉浸于“绿”的文学旅程。
课堂伊始,郑老师以一段清新的谈话导入,瞬间将学生们带入了充满生机的绿色世界,巧妙引出本节课的主题——艾青笔下独特的《绿》。这种富有感染力的开场方式,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,为整堂课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。
进入诗歌讲解环节,郑老师首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。在朗读中,学生们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与节奏,郑老师适时纠正发音、强调语调,让学生们体会到诗歌独特的音韵美。接着,郑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,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诗中描绘的“绿”的景象。“诗中都提到了哪些绿?这些绿给你们怎样的感受?”问题抛出后,学生们积极举手发言,有的描述墨绿的深沉,有的畅谈浅绿的活泼,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不断碰撞。
在课堂互动环节,郑老师设计了小组讨论活动,让学生们探讨“大自然中藏着哪些绿?”。各小组学生热烈讨论,各抒己见。郑老师穿梭于各小组之间,倾听学生的想法,并适时给予指导与启发。随后,各小组代表上台分享讨论成果,他们条理清晰的阐述和独特新颖的见解,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。
此外,郑老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。在深入解读诗歌后,郑老师鼓励学生模仿《绿》的写法,创作一首小诗。学生们灵感迸发,纷纷拿起笔,在纸上写下自己心中的绿色。不一会儿,一首首充满童趣与想象力的小诗诞生了。“路边的石头是绿的,清晨的露珠是绿的,森林中的小鸟是绿的,空气也是绿的。”学生们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他们对诗歌形式的掌握,更体现了他们独特的观察力与创造力。
课堂接近尾声时,郑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总结,再次强调了诗歌《绿》的艺术特色与深刻内涵,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,珍惜生活中的美好。最后,学生们在悠扬的音乐声中,饱含深情地再次朗读《绿》,为本次公开课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。
课后,参与观摩的教师们对这堂公开课给予了评价。他们认为,郑老师教学目标明确,教学方法灵活多样,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。在教学过程中,郑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,通过朗读、分析、讨论、创作等环节,全面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、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。同时,郑老师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资源,将抽象的诗歌形象化,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,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。
本次《绿》公开课不仅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学盛宴,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、交流研讨的平台,对推动学校语文教学改革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。
余绿艺同学课后颇有感触:老师用颜色联想法带我们走进《绿》的意境,我好像触摸到了艾青笔下流动的绿海。当读到"刮的风是绿的"时,教室里忽然拂过穿堂风,窗帘翻起绿浪,这种诗境与现实的叠合让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。
郑瀚同学课后说:原来绿色不只是静态符号,课堂上欣赏了绿的动态美,让人觉得绿真奇妙。
詹茹鑫同学说:通过学习这首诗,我感受到了春天浓浓的气息,这绿色的气息覆盖了一切。
相信在这样充满活力与创新的课堂氛围中,学生们对语文的热爱将愈发浓厚,在文学的海洋中不断探索前行。
版权所有:福州市仓山区新蕾小学
备案号:闽ICP备2021003460号-1
扫一扫,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