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话:15377909053
QQ:1708963545
地址:福州市仓山区仓山镇霞湖村260号(公交167、190、202路 高盖山人行天桥站下车5分钟即到)
金秋教研正当时,尽显风采谱新篇
为了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,创造相互交流合作探究的教学平台,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。9月27日,二年(1)班的孩子们和周老师一起走进田间,感知田家四季的辛劳与收获。
课堂精彩展示
一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课文。
《田家四季歌》是一篇儿童诗歌,全篇以简练的笔墨描绘了农民一年的农事活动,赞美了农家人的辛勤劳动,抒发了他们收获的喜悦。
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,周老师重点介绍了夏、秋两季的农事活动,让学生通过对比,了解农民在夏、秋季节里的主要农活。教学过程中,她利用多媒体的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工具,有效辅助课堂教学,使教学活动多样化,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,将本课各部分的教学目标落实到位。
二、掌握多种识字方法,在具体的语境中识记生字。
本单元为识字单元,识字写字是课堂教学的重点,也是难点。关于识字目标的实现,周老师采用了“多元识字法”。
词串、随文识字、字理溯源、图文联系等,还注意引导学生从结构、笔画、组词和词意切实落实识字目标,极大地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,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。课堂中,她不断地鼓励学生去展开想象,拓展思维,培养学生积极地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看法,其中浓墨重彩的环节是动作演示了解插秧和课堂查字典的设计,把课堂推上了高潮,学生的表现欲被大大激发,营造了十分良好的课堂氛围。
01
02
(学生演示插秧动作)
三、体现单元整体教学,对任务群的设计落实到位。
本单元教学中,周老师脱离原有的单篇课文教学的概念,转而尝试进行大单元任务群的教学设计,将查字典的训练贯穿单元教学的始终,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部首查字法,紧扣语文要素,围绕儿歌这一体裁,层层深入,环环相扣,让学生自在畅游在大自然的世界里,学到方法,迁移方法,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。
课后说课评课
课后,语文组围坐一堂,各抒己见,为本课增添光彩。
周燕珊老师指出本课在设计之初就是以大单元教学为设计依据,通过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,做到了环环相扣、层层递进,课堂上要教的不是一节课,而是以查字典为主线脉络、以走进自然场景,感知祖国美好为主要目的的大单元教学。
语文组组长柯盈盈老师从说教材、说学情、说教学目标、说教学准备、说教法学法、说教学过程六个方面开始对本课进行说课。她指出,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,好动,易兴奋,易疲劳,注意力容易分散。所以课堂中教师要设置很多环节来努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,提高课堂教学效率。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听说读写的能力,但识字量还不够多,语言积累刚刚起步,理解能力还很弱,所以联系生活实际激发他们的想象力,美文美读,是他们学习这节课的主要成长点。
主评人张舒欢老师对于周老师的课堂给予赞赏,她指出周老师的这节课教得“实”“趣”“活”。“实”表现在写字指导。“趣”表现在教师的问题设计,能体现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趣味性。“活”表现在教师的识字教学不仅仅满足于生字词的识与写,更注重生字词的运用。
同时她也针对本堂课提出一些建议:
1.在朗读和情感目标上,可以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读出各个季节的特点,读出自己的情感。以读代讲,读中促悟。
2.课堂上,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,比如小结就可以由学生来尝试归纳,让学生习惯开口说、勇于去表达。
3.板书的设计不够完美,应该及时将夏秋的不同特点书写在板书上,帮助学生加强记忆。
教学无止境,如同艺术创作,需要我们用心去诠释,用心去呵护。教学生涯的得与失都会给我们留下宝贵的财富。漫漫成长路,探索不放弃,多学多反思,课堂更精彩!
版权所有:福州市仓山区新蕾小学
备案号:闽ICP备2021003460号-1
扫一扫,关注我们